100天學習,Day 31~40 (4/10)
DAY 31
我們的內心狀態反映著我們的生活狀態和品質。心和腦中的想法就像是種子,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這開始。 所以現在生活的樣子,是內在狀態的結果。 我們的信念、想法、對周遭和自己的看法會決定我們如何行動或不行動。
我們的注意焦點在哪,就會吸引同頻率的人事物,接著我們也會用同頻率的回應方式,得到同頻率的結果。
意思就是說,如果總是看到生活中的問題、缺乏、擔憂的地方,就會遇到更多問題、煩人的事物,當擔憂多時,也很難有清晰的看見並用智慧去處理,在那樣的狀態下,也不會有好的結果。 最後生活就是在一連串的創造問題中建立出來。這樣的生活狀態,怎麼會好呢?我們怎麼可能會快樂滿足呢?
改變生活,不是先換工作、換伴侶、換環境....等。 改變生活是先改變內心的狀態-對自己、對外在事物的看法。改變了內在,改變外在也才事半功倍。
ღ 我們的生活是內在狀態的產物。沒有人要為我們的生活負責,幸福和豐盛是自己創造。 看清這點,才是為自己的生命負責。
DAY 32
不要對未來有期待。 不要覺得未來的日子會過得比較好,或因為達到或擁有某些事物會變得比較開心。
當我們覺得「未來才會比較好」時,我們很容易會進入等待的狀態。
等到那天,我就開心滿足了。 等到那天,我就可以享受了。 等到那天,我就...。
我們的腦中開始幫我們編織「那天」幸福快樂的畫面。 可是「那天」是什麼時候? 「那天」有出現過嗎? 當它出現時,你真的有預期中的那些感受嗎?
未來很遙遠,它是虛幻的。 可是「此刻」很近,近到你可以觸碰到、看到、聽到、嚐到、聞到、感受到周遭的一切。
為什麼不是:我想辦法運用我的感官、想法和行動讓「現在」可以開心滿足。 讓「現在」可以享受。 讓「現在」...。
我們每天的修練,就是如何用心讓今天成為「夢想中的一天」,而不是如何在今天努力,讓未來成為「夢想中的未來」。
ღ 生活的假象之一就是讓人期待美好的未來,忘了幸福的關鍵在「現在」。
DAY 33
如果你此刻感覺到缺乏,你是來學習豐盛的; 如果你感覺到憂鬱,你是來學習快樂的; 如果你感覺到悲觀,你是來學習樂觀的; 如果你感覺到寂寞,你是來學習完整的; 如果你感覺到憤怒,你是來學習平靜的; 如果你感受到拒絕,你是來學習被接受的; 如果你感覺到緊張與焦慮,你是來學習放鬆與自然。
你來這裡,是要學習什麼?
它不在對岸,它在這裡,同時存在著。 例如,你感到缺乏,你是來學習豐盛的。缺乏與豐盛看似對立,但它們同時存在你身上,只是你選擇用哪一面體驗生活,你要做的就是轉換成你要的那面去體驗。 你的學習就是如何在種種條件與情況下,用你想要的那一面去經驗與得到結果。不論你選擇哪一面,根據你每次的體驗,它都會變得越來越真實。
DAY 34
有時就是會有那麼幾天,早上醒來心情不太好,沒有什麼原因,但一張開眼,就是有一點悶悶的。 當感受悶悶的時候,腦中也會開始想著令人煩躁的事。 這時有兩個選擇,一是繼續跟著思緒下去,這些煩人的思緒也會像滾雪球般的越滾越大。 二是不繼續想下去,並用方式讓自己放鬆、回歸中心。 很多人不會觀察起床後的想法,卻沒想到這段時間的想法可以決定我們一天的能量。 起床後,如果發現一些想法讓你進入急躁、消沈、煩悶、無力...等感受,提醒自己,停止繼續跟著這些想法走下去。把注意力放在今天是美好的一天,我要創造出美好的一天,我有足夠的時間,也能輕鬆完成今天要做的事,所有的事都會順利地進行著!
DAY 35
我們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,我們是運用心智在創造生活。
我們有意識、無意識的想法都會投射到外在形成人或事件讓我們去經驗。 「因」是我們的思想,「果」是得到的體驗。就如同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送出了什麼樣的思想,也就有什麼樣的體驗了。
我們常常試圖要改變與控制周遭所發生的事,但這些都已經是成型的「果」,要改變是很困難、費力與消耗能量的。
想改變,就要從「因」開始。 觀察我們的想法,不要被它牽著走。看著我的思緒- 我在想什麼,這帶給我什麼感受,這個想法製造了什麼樣的頻率。對我有益、有幫助,還是沒有。如果沒有,那就到此為止,讓它走吧!
ღ 我們有什麼樣的思想,就有什麼樣的人生。轉換你的思想,就能改變人生。
DAY 36
在低潮,在感到悲傷、寂寞、無力、絕望或恐懼時,不要認為我們被囚禁或陷入黑暗而動彈不得。
所有我們不願意面對或抗拒的,將在我們的「無法接納」下,成為強大的黑暗力量。 它只是想要被了解、接納與釋放。
請記得這只是暫時的,我們渴望得到安慰的心,將成為一股改變與成長的驅動力,幫助我們穿越黑暗。
也許找不到出口、不知該往哪裡去、感到迷失和混亂、或害怕被負面情緒吞噬,但只要再跨出一步,再為自己做這三件事,我們將會創造出改變的空間。
1️ 感謝所發生的事。 ➣「感謝」會幫助我們放鬆與臣服,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情。
2️ 試著停止對自己的批判。 ➣ 我們都對自己太嚴格,說了很多嚴厲的話。 最傷我們的,不是別人對我們說了什麼。最傷的是,別人對我們說了什麼,我們不僅同意,還不斷地重複對自己說。 愛自己的其中一項,就是接受我們的優缺點,不批評自己。
3️ 知道一切都會過去,知道這是暫時的,知道我們會從中躍升與成長。在這段時間過後,我們將再度綻放。 ➣ 如果可以,就算此刻是低潮,也知道我們已經綻放了。 這種知道,不是腦中的了解,而是內心深處的知曉。
ღ 在低潮時,知道這是改變與成長的契機,我們不會無端受苦,在事情的背後都是我們渴望的禮物,只是它暫時以不同的面貌出現。
DAY 37
一段關係的開始,是因為兩人的振動頻率相似而在一起。 隨著時間,雙方因經歷不同的事而產生頻率的改變,如果彼此沒有做好溝通,擁有共識,這段關係會因為頻率的不同而結束,或為了安全感、習慣等原因,努力維持關係,卻感到不快樂。 有意識的關係,也就是成熟的關係,在差距的初期就能察覺到,不會因為對方的不同而感到恐懼、沒安全感、擔心對方離開、覺得受傷、或有受害者的情緒。 兩人能誠實表達自己的感受,看看關係中有什麼不一樣或不能適應的,但不要求對方變回從前,反而將注意力放在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支持,彼此該如何協調,並說出在關係中想要的是什麼,和如何達到新的共識。將這個「頻率的差距」作為成長的契機,而不是漸行漸遠的開始。
DAY 38
很多生活中的不快樂與不滿意來自於習慣將注意力放在錯的、不好的與問題上面。
我們的注意力會影響心情與感受,所以常常提醒自己將注意力放在- 我要的是什麼,我可以學習到什麼,解決的方法有哪些,或現在該放鬆、睡一覺、什麼都不想?
我們無法控制周遭發生的事情,但如何回應這些事情的主控權在自己手上,越能以更寬廣和提升的角度回應,心越輕鬆,事情也會越順利呢!
DAY 39
當我們在聽著別人談論他們過去的負面經驗或遇到的負面事件,不要被「說服」,不要開始同意他們所說的,與他們有一樣的看法,將某些事看作困難、衝突、充滿挑戰,甚至尋找自己過去類似的情況,拿出來討論。
討論如果是為了提升,也許有幫助,但如果只是單純抱怨,只會降低能量,並在往後的生活中經驗到更多類似的狀況。
不要讓別人的恐懼也成為我們的恐懼。
並不是說他們看事情的角度不對或錯了,對他們來說,那是他們的經驗,是真實的。 但如果那樣的看法或想法不會讓我們感到更有力量,就要能察覺那是他們的實相,不是我們的。
每個人有不一樣的經驗、背景、想法信念和看事情的角度,我們要能分辨哪種經驗是有幫助,哪種會讓我們對生活感到更擔憂!
ღ 所有的經驗、想法、信念、看事情的角度都是有根據,都是「真實」的。但我們的智慧就是分辨與選擇讓我們更有力量的經驗、想法、信念...,其餘不適合我們的,就讓它們過去吧!
DAY 40
我們的美好,不只來自於身上的優點,也包括能愛與接納身上的缺點。看待自己,沒有批評、矛盾、掙扎的想法。
進步和成長,不是來自於評斷與挑剔自己,而是來自愛與接納自己。
允許犯錯的空間,犯錯並不是失敗,「錯」反而是宇宙給我們的禮物。 「失敗」讓我們學習到更多,尤其情緒上可以學習到接受、心的穩定、感謝、集中注意力、提昇想法感受...,這些都不是在一帆風順時可以學到的。 若在「跌倒」時學會用成熟的態度去面對,這也是某種「成功」,因為你知道如何在各種狀況調整心情,重新出發。以這種角度看,「失敗」不是「失敗」,而是隱藏的祝福與禮物!
記得幫我分享轉發喔!感謝你!
Comment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