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創造的動力,來自哪裡? 讓我往前的驅動力,是什麼?
- Grace Ko
- Jun 8
- 3 min read

今天,就在射手滿月的前夕,我又有了一個人生中非常大的突破與看見,雖然這一層突破已經在這一個月裡慢慢醞釀著。
一個月前的天蠍滿月,我經歷了一段非常深的內在旅程,走進了一些未曾看見的內在層次。而今天,我像是打開了另一扇門,一扇通往外在世界的門。
在過去的這一個月中,我曾經問自己一個問題:「我創造的動力來自哪裡?」,
「什麼是純粹的創造?」
我想要看見我的「WHY」,不是表面的原因,而是我的核心「WHY」。
在我的理解中,創造需要某種推動力;有人為了幫助別人、有人為了賺錢、有人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、有人為了有舒適的生活、有人為了被看見、有成就感,甚至有人是為了改變世界。
我不禁問自己:「我的推動力是什麼?」
「驅使我,可以向前的原因是什麼?
一個不會讓我感到匱乏、焦慮的原因是什麼?」
我總覺得,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WHY,沒有一個外在拉著我向前的理由,會很容易在遇到挑戰與阻礙時,就想停下來。但我又覺得,一個外在的理由,會讓我感到沈重。
直到昨天,在我釋放了一個很深集體意識信念後(這裡就先不說了,之後有機會再分享),我突然覺得我真的很享受這種進入內在的探索。我喜歡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,喜歡覺察自己的情緒感受,喜歡看見那些過去沒有意識到的限制信念,我很享受這樣一層一層打開自己,認識自己的過程。
這件事對我而言,沒有任何「為了什麼」的動機,我只是單純享受這個進入內在的旅程。當我看見了一個新的面向時,那份離自己又更近的喜悅,是很自然與純粹的;我不是為了外在因素,我只是為了更認識自己。
然後,我突然意識到:這是我的內在旅程,而我的外在旅程也可以如此地自然流動!
原來我的外在旅程就是,把自己內在的頻率、感受、體會,「翻譯」顯化成可以在物質世界中看見的形態。不論是文字、影像、諮詢的對話、或是任何生活裡的小創造,這些都是我的外在旅程。
我這麼做,不是為了被看見,不是為了被認可,不是為了要成就什麼,不是為了賺錢,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「我可以」,而是只是單純地想見證我自己如何將內在的頻率,顯化在物質世界中,為了我能看見自己創造出來的形狀。這個「見證」的過程,也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旅程。
我非常感動與喜悅。
原來就只是很單純地在走進了我的內在旅程後,再走出來,將我內在的頻率,顯化至物質世界,看看它會成為什麼樣子。我是自己創造過程的見證者,走進內在,與顯化至外在的過程,會讓我更認識自己。
我開始好奇,當這些頻率,
變成文字是什麼樣子?
變成圖像或音樂,是什麼樣子?
變成諮商的場域,是什麼樣子?
變成生活,是什麼樣子?
變成養育Elora是什麼樣子?
變成金錢,是什麼樣子?
我感受到生命正在流動的喜悅。
為什麼我如此的感動與喜悅?
因為當我們是「為了外在的回應與回報」去創造時,內心往往會帶著緊縮、焦慮,會有一點「我會不會不夠好」、「我需要證明自己」的能量在裡面。這樣的創造,很容易被「結果」綁住,會被「有沒有回報」、「別人的反應」所影響。
但如果創造,是為了見證我自己,是為了那份純粹的喜悅與生命力的展現,整個頻率是開放、流動的,會更自然地與生命產生共振,與真正對頻的人和機會相遇。
創造,不一定是「做出一件作品」,我們每天的生活,本身就是一場創造,我們的「行動」,就是創造了。
一早醒來時,先問自己:「今天,我想帶著什麼樣的頻率,來創造我的一天?」
當我為孩子準備早餐,
當我為自己挑選衣服,
當我走在上班的路上,
當我整理家裡、買菜煮飯時,
我想用什麼樣的頻率狀態,來經驗這些日常的片刻?
不是為了改變做的事情,而是改變我和它之間的關係,改變我去創造與體驗它的方式。
再也不是為了誰,只是為了我自己,讓我能看見,自己在物質世界中的樣子。
Comments